
①新生入學指導。每級新生入校后,學院及教研室組織師生見面會及專業介紹,參觀本專業實驗室,對本專業的基本情況、培養目標、主要課程、就業方向及就業情況、研究生培養、大學學習期間應注意的問題等進行詳細介紹,引導學生進入嶄新的大學學習生活。
貴州大學編制有《我的貴州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讀本》(2012年8月第2版),由貴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系統講述了貴州大學歷史沿革、校園生活新篇章、教學與管理、學習與考試、五彩繽紛的課余活動、大學生素質培養、大學生人格培養、大學生心理調適、積極健康的人際交往關系、大學生資助、班級建設與干部成長、校園里的共青團、學生聯合會與干部、步入社會前的實踐與創新共十三章內容。
②開設《學科前沿講座》課程。為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所學課程、就業方向等,特地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自2013級學生開始開設《學科前沿講座》課程。
③輔導員和班主任。學院為每個年級配備1名專職輔導員,每個班配備由專業教師擔任的班主任,進行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引導學生在大學期間更好地學習,幫助學生解讀所學課程,加深對專業的認識和理解。
④學習預警。學校依據學籍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各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對學生每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對學生可能或已經發生的學習問題和學業困難進行警示,把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告知學生本人及家長,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補救和防范措施,是幫助學生完成學業的一種危機干預制度。《貴州大學學分制學生學籍管理暫行規定》(貴大發[2010]60號)規定:學生一學期取得學分不足12學分(含12學分)者,給予退學預警,第二次在一學期內取得學分不足12學分(含12學分)者,給予退學警告。
⑤學術講座。學校、學院每年邀請院士、專家、教授、企業家、知名校友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開展研究生論壇、大學生論壇、創業論壇、青年學生論壇等,內容涉及學科前沿介紹、學科發展趨勢、學習技巧、大學生職業規劃及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問題探討等多方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對于專業課的學習興趣。
⑥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系。通過寄發學生成績單和《給家長的一封信》,不定期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形成了學院與家長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⑦思想政治教育。本專業認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廣泛培養、保證質量、加快發展、發揮作用的原則,積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⑧班風學風建設。通過狠抓班風學風考風考紀建設促進優良學習氛圍的營造,班級建設和學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本專業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等各類優秀獎學金的人數名列全院專業第一。
⑨針對性的考研輔導。學院每年聘請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進行專業方向選擇以及專業課程等輔導,聘請校內專家進行政治、英語、數學等理論課的輔導。邀請考研成績突出的學生為低年級學生做考研介紹和經驗交流;按照擬報考學校進行分類,組織報考同一所學校的學生成立考研互助小組。為考研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服務。
⑩鼓勵學生再深造。建設專用考研自習室,為考研奮斗的同學提供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與國內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聯合培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目前與浙江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立了合作培養關系,該專業有多名學生到這兩所學校進行交流學習。
(1)職業規劃
①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共計8個學時0.5個學分。引導學生認識職業規劃的意義和對自身發展的指導作用,了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環節及科學方法,學會從進入大學生活初期對自身的職業發展進行思考。
②學校招生就業處推出“職業發展咨詢與創新創業輔導服務”,讓校內具備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技能的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生涯規劃教練等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咨詢和輔導,讓學生遇到的職業生涯困惑得到適時的排解,使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更具科學性。
③專業任課老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職業規劃中:專人負責教學大綱、課程計劃的制定,使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和職業規劃相協調協調;在講授專業課時,穿插職業規劃內容,指導學生通過專業學習厚實自己所選職業崗位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選取小組討論式、個人或小組發表式、師生互動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各種課題、作業、實驗等,有意識地培養與訓練學生的書面和口頭交流、信息綜合、團隊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畢業時既能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又具備良好的職業通用技能,提高學生擇業、就業的能力。學院在《3522集團新網站關于聘任專業教師兼職班主任管理辦法》(索引1-13)中明確指出,專業教師兼職班主任的職責之一就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制定職業規劃并指導其就業。
(2)就業指導
①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共8學時,0.5學分。
②學校招生就業處創建《貴州大學就業工作信息平臺》,http://jobs.gzu.edu.cn/。及時為學生提供比較全面的就業信息,招生就業處就業市場科積極為學生廣泛聯絡用人單位來校舉辦企業宣講和招聘會。
③專業任課教師在授課時,選準時機,插入就業指導的內容。3522集團新網站部門的就業指導是宏觀指導;而專業任課教師的就業指導是微觀指導,強調專業知識結構優化和專業能力對就業的作用,充分利用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專業實踐,有計劃、有目的地把就業指導的內容落實到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中去。
④學院領導及教師重視學生就業指導及服務工作,走出去,請進來,積極介紹和熱情接待企事業單位來學院舉辦專場招聘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業情況良好,參看下表:
⑤學校成立了就業指導工作小組,為學生就業指導及服務工作,學院也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首的就業指導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
①學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貴州大學設有貴州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中心設有團體心理輔導室、放松治療室、心理咨詢室、心理熱線室、數據分析室等,面積約420平方米。中心每年在新生入學時,都進行心理健康普查。針對普查當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同學,還要進行二次普查,確認存在心理問題以后,再針對進行新輔導或治療。新生入校后所有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測,做好心理危機的預警、排查和干預工作,通過團隊輔導、個案指導等多種途徑加強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
②將心理健康課作為通識選修課程中的必修課。學校每學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愛情心理學》等多門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校公選課,均為16學時,1學分,為學生科學、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提供了重要途徑,為保障每位同學都能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校要求必須選修心理健康課。下表是學生心理輔導情況。
③建立三級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和疏導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設立“班級心理委員—學院心理輔導員—學校心理咨詢中心”三級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和疏導機制,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快速反應。定期對班級心理委員培訓,開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情景劇大賽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層次多樣,豐富多彩,為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下表是目前電自各專業心理委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