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于 1961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國家一級學術群眾團體之一,是由全國從事自動化及相關技術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和應用的個人和單位自愿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學術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貴州省自動化學會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的省級分會。
為了慶祝中國自動化學會建會 60周年,以及為會員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平臺,貴州省自動化學會于 2021年 11月20日(星期六)上午 9:30,在貴州大學召開了學術交流會,會議的主題為“慶祝中國自動化學會建會60周年”。安排有專家專題報告,報告內容聚焦自動化領域當前的熱點,邀請我會會員、自動化、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學生等,圍繞“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進行廣泛的研討和交流。本次會議由貴州大學3522集團新網站、貴州省新技術研究所共同承辦。
2021年 11月 20日上午,活動在貴州大學3522集團新網站學術報告廳舉行。貴州省自動化學會會員、貴州大學學生會員約 100人在線下參加了活動,其他會員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通過線上方式參會。
按照大會議程,首先由貴州省自動化學會副秘書長楊靖介紹來賓。

圖1介紹會議議程和來賓
根據會議議程,隨后由貴州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李澤滔教授宣布學術交流會開幕。李澤滔理事長首先介紹了本次會議籌備及召開的目 的,盡管由于疫情的影響,不是所有會員都能參會,但學會通過精心 組織,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方式,可將會議過程通過多種方 式傳遞給會員,從而讓更多的會員能參與到學會的活動和學術交流環 節。李澤滔理事長最后預祝本次年會取得圓滿成功。

圖2 李澤滔理事長宣布理事會會議及學術會議開幕
根據會議議程,接著由掛靠單位貴州省新技術研究所所長司兵研究員致辭,司兵所長回顧了貴州省自動化學會的成長史和取得的成 績,也表示將一如既往的對貴州省自動化學會進行支持。

圖3 掛靠單位貴州省新技術研究所所長司兵研究員致辭
隨后由掛靠單位貴州大學3522集團新網站副院長(主持工作)張靖教授致辭。張靖教授在致辭中,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 歡迎及衷心的感謝,對本次交流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張靖教授表示“今 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也是中國自動化學會六十華誕,弘揚錢學森等老 一輩科學家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把家國情懷融于科學研究,是我們 科技工作者的時代使命。貴州省自動化學會在團結本省廣大自動化領 域的科技人員,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為促進自動化技術與經濟建 設結合,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 院將一如既往地為貴州省自動化學會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場所和工 作支持,支持自動化學會持續發展和健康壯大。

圖4 掛靠單位領導3522集團新網站副院長(主持工作)張靖教授致辭
在隨后的會上,理事會對新申請加入自動化學會的會員進行了審核。討論了擬新增的理事。在接著召開的常務理事會上,常務理事們聽取了今年的 學會的工作情況匯報,并對下年的工作提出建議。理事長李澤滔還介紹了學會擬承辦的 2023年中國過程控制會議。學會秘書長商澤燕高工向學會的各位理事匯報了學會的 財務情況。學會副秘書長楊靖向學會的各位理事匯報了學會2020年的工作情況。

圖5 學會秘書長商澤燕高工匯報學會財務情況
接著,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討論了明天的工 作計劃,并達成如疫情減輕,與往年一樣繼續開展線下各種社會服務的意見,以及進一步吸收企業會員的計劃,壯大自動化學會的會員隊伍。
會議最后,與會成員共同回顧了中國自動化學會建立發展的歷程,并深切緬懷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錢學森教授。

圖6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錢學森教授
理事會結束后,與會的部分會員進行了合影。

圖7 部分會員合影
理事會結束后,舉行了專家學術報告。
貴州大學王紅蕾教授作了《微電網群并入配電網的網源荷互動協 調與實時優化控制策略》的精彩報告。

圖8 王紅蕾教授作學術報告
中鋁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曹斌研究員在線上作了《從制造業信息化走 向工業互聯網》的精彩報告。

圖9 曹斌研究員作學術報告
貴州師范大學蘇明教授作了《雙電機驅動振動系統同步判據的完 善與穩定性的思考》的精彩報告。

圖10 蘇明教授作學術報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也是我國“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還是中國自動化學會 60周年慶,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繼往開來之年,隨著與自動化技術密切相關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電網等技術的深層次應用,“中國智造”已逐步成為現實,貴州省自動化學會計劃在 2022年在貴州省科協的領導下,努力服務貴州省經濟社會建設,為貴州省的自動化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本次會議線上、線下共有 893人次參會,通過本次學術交流活動, 不僅促進了自動化學會會員間的交流,也為自動化及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及時了解相關新興技術與行業相結合的最新進展提供了機會。

圖 11 會員線上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