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不斷提升教研室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授課品質,3522集團新網站持續加強教研室集體備課、教學示范與試講等教學研討活動。
2024年6月6日上午,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研室教學研討活動在電工樓414室舉行。教研室《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任課教師鄭華俊為本次教學研討活動的主講教師,貴州大學本科教學督導團團長牛鳴岐教授、趙菁副教授參會指導,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唐曉玲副教授、副主任熊國江教授等近20位教師及2名學生參加。本次教學研討活動由教研室主任韓松教授主持。

鄭華俊作課程講解
鄭華俊以專業核心課程《電力電子技術》為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BUCK和BOOST工作原理等,從內容體系、教學方法、課程設計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構建具有特色的教學風格,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并現場演示精心準備的教學課件。

唐曉玲作課程評價
貴州省普通高校“金師”唐曉玲肯定了課程跳出傳統授課框架,針對學生建立“工程師”思維,采用項目式教學驅動學生了解基礎知識的新穎性。建議加快教學節奏,并提升課程深度。
資深教師張家亮副教授肯定了鄭老師課程PPT準備很認真,色彩簡潔,圖表直觀,重點突出。建議加強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電化學儲能電站等實際工程中電力電子裝備、器件等的介紹和展示,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新進教師張超表示鄭老師的授課模式對自己有不少啟發。需要借鑒先進的授課方式融會貫通為個人的授課風格,同時從課程經典問題導入引發學生思考并營造積極活躍的授課氣氛,最大效率利用課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新進教師范璐欽表示后續的課程可以借鑒鄭老師的問題導入型授課模式,條理清晰、邏輯順暢的教導學生掌握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謝礦巖、周洪才等兩位學生也談了自己的感受。認為鄭老師講授《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內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引導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容易理解和掌握降壓直流-直流變換器(Buck Converter)、升壓直流-直流變換器(Boost Converter) 的數學模型和工作原理。

趙菁作課程教學評價
督導團趙菁副教授表示,鄭華俊老師的授課模式為傳統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與學生建立起良性溝通。此外,她提出,希望在未來教學中引入個人科研成果,分享我國在該學科領域的成功經驗,增強學生信心和自豪感。

牛鳴岐作課程教學評價
督導團牛鳴岐教授針對鄭華俊老師的授課模式,以及多位老師的教學評價與討論,指出授課是以學生掌握知識點為前提的,不能簡單問題復雜化,要做到困難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學習。此外,提出問題導入式教學模式和傳統式教學模式等方式結合或許更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最后,教研室主任韓松代表全體教師衷心感謝學校教務處、學院、本科教學督導團和專家們對于本次教學研討活動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感謝與會教師和學生對于本次教學研討活動的積極參與。指出在學校學院的指導下,將進一步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交流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從而更好地支撐電力與能源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